总结自 Alfred Adler /ɑl.frɛt aːdlɐ/ 的 《被讨厌的勇气》和《幸福的勇氣》
Independent and Capabale
做自己
通过“课题分离” 获得“做自己”的勇气 (作为独立个体)
因为这是我自己选择 的道路, 对我来说它不是职业而是“生活方式”
阿德勒说“你并不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着,别人也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着”;
不必畏惧他人的视线,不必在意他人的评价,也不需要寻求他人的认可.
尽管去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路. 也就是即不要干涉别人的课题,也不要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
获得幸福
在“我们共同体” 的引导之下获得作为人的真正幸福 (那就是 “爱”: 作为独立个体,彼此发自内心的尊重,关心和兴趣, 作为社会共同体的相互支撑,全情投入的信赖,不求回报的风险)
放下对于恒常的追求,坦然接受无常的发生, 这种勇气,需要足够的智慧和知识
幸福并非一劳永逸的事情, 必须在幸福之路上坚持不懈地努力向前, 去勇敢地“爱”
幸福和哲学一样, 无法“学会”(结果), 只能“从事”(过程), 这是一条没有尽头的道路, 有勇气的人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
用爱而不是恨来对待这个给过你伤害的世界; 相对于爱,人们更愿意选择恨.
因为恨比爱容易,操作简单而且责任不在我,甚至让我更有力量.但恨的结果就是相互对抗,两败俱伤.
无论经历了怎么样的过去,遭受了怎么样的迫害和不幸,你都不应该以“受害者”自居.
在“可怜的自己”和“可恶的他人”之外,最重要的是要想“怎么办”
如果你觉得信赖一个人,就要无条件地信赖,不计后果,不怕伤害.
在爱情中不存在所谓对的人或错的人,如果你决定爱他,那就是对的人.
所谓命中注定,不过是你的决定和行动
我爱他,跟他无关
“自立”的最终目的,在于消除自我,承认我们只是普通人,不从社会序列和他人的认同中寻求自我价值,
而只从自己的所作所为中去寻找自我价值
通过这种自立,我们进而能够选择自己对待生活的态度,我们也在这种选择中获得了一种全然的自由
"自立"的背后,是无边的孤独. 当他遇到麻烦时,不再对亲朋好友有“理所当然”的期待.
从自立那天起,就失去了抱怨的资格. 当然他也不再需要对他人的情绪负有什么“理所当然"的责任;
去掉了人们习以为常的以控制和期待来相互联系的方式,在一个个彼此独立的课题面前,怎么能不孤独?
去掉这些不纯粹的联系,才剩下“爱”: 作为独立个体,彼此发自内心的尊重,关心和兴趣,
作为社会共同体的相互支撑,全情投入的信赖,不求回报的风险, 这就是“幸福”
如何获得心灵的宁静?
主动去爱, 自立起来,选择人生
哲学
阿德勒心理学是与希腊哲学一样的思想,是一种哲学, 是把自己的主张应用于临床实践的哲学家, 而不是心理学
宗教,哲学以及科学,它们的出发点都一样. 我们从哪里来,我们在哪里;然后,我们应该如何活着.
以这些问题为出发点的就是宗教,哲学,科学
科学仅限于客观事实认定, 哲学或宗教的研究范畴深入到人类心灵的“真善美”
哲学和宗教的最大区别在于是否有“故事”. 宗教是通过故事来解释世界,可以说神是说明世界的重大故事的主人公
哲学则拒绝故事,哲学通过没有主人公的抽象概念来解释世界
为了探索真理(解释世界),我们在向着黑暗无限延伸的长长的竹竿上不断地攀爬. 质疑常识, 反复地自问自答,在不知延伸至何处的竹竿上拼命地攀登. 于是, 偶尔我们会在黑暗中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. 那就是“即使再往前走也没有什么, 这里就是真理所在了”. 停止攀爬而中途跳下来, 称其为“宗教”. 哲学则是永不止步, 一旦成为无所不知的完美“知者”, 那个人其实就已经不再是哲学家了. 近代哲学巨匠康德曾经说: “我们无法学习哲学, 我们只能学习如何从事哲学·” 这于是否有神没有关系. 与其说哲学是一门学问, 不如说它是一种生存“态度”*
假如有人自称“自己明了一切”, 继而停止求知和思考,那么, 不管神是否存在或有无信仰,这个人都已经步入了“宗教”
当我们自认为“了解”了对象的那一刻,就不再想继续探索了.
我会永不停止地思考自己,思考他人,思考世界. 因此,我将永远“不知”
所以不是传授,是共同思考,共同攀登; 一直追问,一直前进
教育
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其自立
阿德勒心理学认为, 人都追求自由,追求脱离无力而不自由状态之后的“自立”
要培养“自立”(“我有能力”的意识) 以及 “与社会和谐共处” (“人人都是我的伙伴”的意识)
以“自立”为目标, 第一步必须懂得无条件尊重, 没有尊重的地方无法产生良好的人际关系,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就不能顺畅交流
"尊重" 就是“实事求是地看待一个人并认识到其独特个性的能力”; 实事求是地去看待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; 不要试图改变或操控眼前的他人, 不附加任何条件地去认可“真实的那个人”, 这就是最好的尊重. 假如有人能认可“真实的自己”,那个人应该也会因此获得巨大的勇气. 可以说尊重也是“鼓励”根源
首先要看真实的那个人, 要努力去发现那个人本身的价值,并且进一步帮助其成长发展,这才是尊重
在企图操控和矫正他人的态度中根本没有丝毫尊重
有了你的尊重,每个人都会接纳自我并找回自立的勇气
相互之间一旦不存在尊重,也就不会有人性化的“关系”; 那就是聚集了一些“功能”化的人, 也没人能够胜任人性化的工作
既然在你面前选择你能看到的时候行动,是寻求自己的位置,你必须通过尊重来向其展示其位置
主张把追求他人认同换做自我认同;
“自立”就是用自己的手决定自己的价值
尊重真实的那个人;
你做你自己就可以,不必要追求特别,你是你自己,仅仅如此就很有价值;
通过尊重向孩子们传达这个道理,借此孩子们就会找回受挫的勇气,开始步入自立阶段
这里的尊重就是信赖, 不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人,尊重其真实本色
教育的入口是尊重; 尊重就是信赖; 基于信赖的关系就是朋友关系
人际关系
一切人际关系的基础都是尊重; 没人会去认真倾听一个无法令自己尊重的人
不要执着于自我,而要对他人给予关心, 自然就能找到“共同体感觉”
尊重的第一步是 关心“他人兴趣”; 无论在你看来多么低俗, 都首先试着去理解一下它到底是怎么回事,自己也去尝试一下
首先想想“假如我拥有和此人一样的心灵和人生情况会如何?”; 也就是关于共同体的感觉, 我们需要 “用他人的眼睛去看,用他人的耳朵去听,用他人的心去感受” (放下自我,代入他人)
去关心“他人兴趣”,不仅仅是观望,必须亲身投入其中; 平等相待,对他们感兴趣的事物产生共鸣
目的论 -> 在判定自己言行以及他人言行时, 思考其背后所隐藏的“目的”; 因为人并是受过去的“原因”驱动,而是按照现在的“目的”活着; 決定我们生活方式的并不是过去的经历,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; 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“此时此刻”的你自己
问题行为的第一阶段是“称赞的要求”, (关注他们日常生活中细微的言行,还要关注其兴趣,并产生共鸣);
问题的第二阶段是“引起关注” (真正目的是"想要在共同体中获得明确的位置"; 通过尊重的方式告诉他们,其本身就很有价值,并不需要非常特别);
问题的第三阶段是“发起挑战,企图通过挑战胜利来炫耀自己的力量” (也就是“反抗”或者“不顺从”来发起权力争斗; 如果触犯了法律的问题就需要依法处理; 但是,当发现不涉及法律问题的权力争斗时, 首先一定要立即退出他们的“球场”;
问题的第四个阶段是“复仇”或者“自残”(转而寻求“憎恶”, 在憎恶的感情中关注我, 反复做“对方讨厌的事”**; 只能求助于完全没有利害关心的第三方的专业人员
所以应该做的是关注他们的“目的”, 与他们一起思考“以后怎么做”, 最终目标是达成协议
道德标准往往会随着时代或情况而发生变化,仅仅依靠道德标准去评判他人,这很危险;
不可以依靠暴力这种不成熟的交流手段,暴力的“目的”只有一个,应该考虑的是“以后怎么做”
自立, 拿出运用自己理智的勇气(未成年状态不在与缺乏理智,而在于没有他人的教导就缺乏运用自己理智的决心和勇气); 按照“他人教导”活着很轻松,即不用思考难题又不用承担失败责任,只要表示一定的忠诚,一切麻烦事情都会有人为我们承担
阿德勒思想本身就是基于对人的尊严与潜能的强烈信赖, 认为“人随时可以决定自我”;
相信人的潜能才否定沉溺与悲剧的做法;
所以, 即不需要“可惡的他人”, 也不需要“可憐的自己”, 而是“以后怎么做?”, 并开始思考相关内容
协作原理而非竞争原理
基于“协作原理”运营的共同体 ; 不与他人竞争,而是把与他人合作放在第一位
如果是按照"横向关系"的协作原理运营的话, 大家就会形成“人人都是我的同伴”之类的生活方式
阿德勒心理学是基于横向关系的“民主心理学”;
不与任何人竞争,也不存在胜负. 与他人之间即使存在知识,经验或能力的差异也没有关系,与学业成绩,工作成功没有关系,所有人一律平等并且尽力与他人协作,这样建立起来的共同体才有意义
自卑感并非不利条件,它常常会成为努力和成长的催化剂.
文明就是用来填补人类生物性弱点的产物,人类史就是一部克服劣等性的理智
因为人类自身脆弱,所以才会组成共同体并在协作关系中生存.
人类最害怕孤立,孤立的人不仅仅是身体安全受到威胁,心理安全也处于威胁之下
因此我们常常希望能与他人建立坚固的“联系”;
共同体感觉深深植根于我们内心的根本生存原理
如何获得归属感呢? 就是在共同体中取得特别地位,不要“泯然众人”
唯一的办法 - 不去寻求他人的认同,按照自己的意思自我认同 -> 自立起来(我的价值由自己来决定)
要有“做普通人的勇气”; 保持本色即可,即使成不了“特别”的存在,即使不够优秀,也依然有你的位置;
接受平凡的自己,接受作为“芸芸众生”的自己
“普通”是一种个性,根本不可耻; 不追求“特别的我”;
不要强调与他人“不同”,即使平凡也要从“保持自我”方面寻求价值,这才是真正的个性
不认可“真正的自我”, 一味地与他人进行比较,盲目地突出“不同”, 这是一种自欺欺人的生活方式
交友关系
共同体的感觉只能“通过交友挖掘出来”;
我们只有在“交友”关系中才能尝试着为他人贡献, 进而在共同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
只有信赖自己才能信赖他人;
如果对自己的判断没有自信,那就一定会要求担保
“工作”, “交友”, “爱”这三大人生课题, 都与人际关系的距离和深度密切相关
自立 就是 脱离自我中心性, 摆脱自我
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, 一切快乐也都是人际关系的快乐
通过“交友” 挖掘共同体的感觉
工作关系 是信任关系
工作关系是伴随着某些利害或外在要素附带条件的关系;
虽然人格方面不喜欢,但因为是客户所以要保持关系,而且也相互提供帮助;
但是, 离开了工作之后根本不想继续保持关系*
工作是為了生存, 关注使工作成立的人际关系
为了生存需要与他人进行“分工”, 为了分工就必须相信别人; 与不信任的对象,根本无法协作
工作需要分工, 为了分工需要相互 “信任” (不相信“那个人”, 而是相信那个人所具备的“条件”)
纯粹的利己心的组合使得分工成立;
作为追求利己心的结果,一定的经济秩序产生;
在分工社会中, 利己发展到极致就会导致利他的结果;
分工始于超越好恶地去“信任他人”
站在分工这一观点, 职业不分贵贱 (一切工作都是“共同体中必须有人去做的事情”)
原则上, 分工关系中很重视每个人的“能力”.
但是, 分工之后的人物评价或关系状况 就不仅仅以能力进行判断, 此时更加重要的是“是否愿意与这个人一起工作”, 不愿意一起工作,就很难互相帮助, 最大要素是这个人是否诚实和致力于工作的态度*.
朋友关系 是信赖关系
朋友不存在利害, 也不是受外界要素制约的关系, 是“喜欢这个人”之类的内在动机结成的关系
也就是相信“那个人本身”,而不是他所具备的“条件”
通过追求“你的幸福”建立交友关系, 通过追求“我的幸福”建立分工关系
自立 从 尊重 做起, 尊重 就是“实事求是地看待一个人” “认识到其独特个性”
尊重真实的那个人, 你做“你”自己就可以, 不必要追求特别, 你就是“你”自己, 仅仅如此就很有价值.
通过尊重向孩子们传达这个道理,借此孩子们就会找回受挫的勇气,开始步入自立阶段.
这里的尊重是信赖(无条件接纳信任, 相信那个人本身,而不是他所具备的“条件”), 基于信赖关系就是交友关系**
想要获得别人的信赖,就要主动信赖别人
我们只相信“信赖自己的人” 的话, 而不是靠“意见对错”来判断对方
通过工作获得认同的是你的“功能”, 而不是 “你”
“信赖”他人, 建立交友关系, 只有这个办法, 才能获得真正的归属感
“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什么, 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”
不管你是否信赖我, 我都信赖你, 继续信赖.
信赖并非盲信, 质疑那个人的思想心跳声或者他说的话;
独立思考,保留自己的想法; 在这个基础上即使那个人撒了谎,也依然相信撒了谎的那个人
不是为世界和平做什么, 而是首先信赖眼前的人,与眼前的人交朋友
“付出, 然后才有收获”
不是坐等他人的尊重, 而是自己主动去尊重,信赖他人, 进而保持心灵富裕* .
爱情和婚姻 - 爱他人的方法
要想在爱情和婚姻中获得幸福,必须摆脱自我中心式的生活方式, 由“两个人”共同完成的幸福生活
把人生的主语由“我”变为“我们” , 而且,通过既不是对“你”也不是对“我”.
而是对“我们” 共同体的贡献感,完成自立,获得勇气,走向幸福
爱是对象问题,重要的不是“如何去爱”,而是“爱谁”
如果我们拥有“我对别人有用”进而体会到自己的价值,也就是贡献感*;
爱的关系是建立不可分割的“我们的幸福” -> 爱是“由两个人共同完成的幸福” -> 只有“我们”两个人都幸福才有意义
-> 为了获得幸福,就应该让“自我”消失**
我们不能总是“世界中心”,必须与世界和解,明白自己是世界的一部分,进而自立
自立就是“脱离自我中心性”;
放弃做“世界中心”, 必须摆脱“自我”;
我们通过爱从“自我”中解放出来,实现自立,在真正意义上接纳世界;
懂得爱之后,人生的主语就会变成“我们”, 这是人生新的开始; 进而扩展到整个共同体
自立即不是经济方面的问题也不是就业方面的问题,而是对待人生的态度,生活方式的问题;
我们通过爱他人渐渐成熟,进而自立(因为爱他人,进而放弃了自我)
被认同需求所束缚, 活着只考虑如何被他人爱或怎么获得他人的认同;
要想摆脱被给予的爱的支配 ,只能拥有自己的爱 (考虑如何被他人爱, 进而没有自由);
主动去爱,既不是等待被爱也不是等待命运安排,而是按照自己的意志去爱某个人
爱和勇气密切相连(惧怕爱,回避爱,因此依然保留孩童时代的生活方式, 也即以自我为中心);
无意识中惧怕爱(害怕涉足没有担保的爱,也就是自卑, 这个也是自我中心,不自立);
爱是你的课题,对方如何回应你的爱,那是他人的课题,你根本无法掌控;
你能做的唯有分离课题, 自己先去爱(去付出), 不可以被动等待爱自己的人出现
两件“无法强迫的事“: 尊重和爱 (需要付出,抛弃自我);
在尊重关系中, 只能自己主动去尊重别人; 无论对方态度如何, 自己能做的仅此而已;
爱也不能强求,只能自己主动去爱;
活着幻想中,认为幸福会不请自来(不付出);
爱某个人是一种决心,约定(结婚不是选择“对象”, 而是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)
要做命运的主人,建立起可称得上命运的关系(两个人努力付出慢慢构建起来)
how:
不去想未知的将来也不去考虑根本不存在的命运,
只是与眼前的伴侣一起舞动“现在”(舞蹈是“由两个人共同完成的游戏”);
爱情和婚姻正如两个人一起跳的舞蹈,
不去想将来会走向何处,牵着对方的手,关注今天的幸福与此时此刻的感动,不停旋转不停律动;
你们跳动过来的长长的舞蹈轨迹,人们就会称其为“命运”
不要做在舞场角落旁观的男人, 你应该做的只有一件事: 牵起身边人的手,尽情尽力地去跳舞. 命运由此开始
不去想未知的将来也不去考虑根本不存在的命运, 只是与眼前的伴侣一起舞动“现在”
如果爱这个人的话,自己能够更幸福,就可以下定决心结婚;
爱的关系中并非全是快乐,必须承担责任,还会有辛苦和无法预料的苦难;
爱是一种奉献精神的行为,必须多付出;
“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也要爱这个人并一起走下去,你有这个决心吗?”
要懂得“主动去爱”, “爱是一种信念”;
不具备爱的勇气,试图止步于孩童时代的被爱的生活方式
爱的勇气,也就是“获得幸福的勇气”
只有通过爱他人才能从自我中心性中解放出来;
只有通过爱他人才能实现自立;
只有通过爱他人才能找到共同体的感觉
懂得爱并以“我们”为主语活着,事情就会发生变化
仅仅活着就可以互相贡献, 也就是 “共同体”的感觉
不断付出努力,以便有朝一日分别的时候,
可以无憾地说“与这个人相遇,一起度过的日子很对很值得”, 在所有关系中,都是如此
人只能今后努力建立起可以做到这一点的关系, “认真活在当下”就是这个意思
开始去爱吧; 然后,与爱的人一起不断朝着“最佳分别”努力.
根本没必要去在意期限之类的问题
保持单纯很难; 因为这需要不断经受“平凡日常”的考验
reference